說比做容易。
因為我們經常得被這個社會所設計好的「人生必經階段」牽著鼻子走,倒不是自己想這樣做,而是身邊的人會一直丟一些問句給你,好像你不計劃些「什麼」都會被歸類為「不負責任」。
快要畢業前問你畢業後要做什麼、找到工作後問你有沒有穩定交往對象、交往一段時間後問你什麼時候要結婚、結婚之後說該生個小孩了吧?有要買房子嗎?退休金有沒有在存?年紀已經不小了,應該要替未來做打算吧?
不管這些人只是問問,還是真的有在關心,聽著這些問題表面上笑臉回應,但有時還真的很想大喊「可不可以通通給我閉・上・嘴!」因為這些年來,我不知道有多少次為了表現自己為「負責/上進/有規劃一族」,畫一個又一個的大餅給問問題的人,然後順便騙自己正朝著遠大的目標前進。每個人聽了都會說「哇你這樣很好!」但實際上是,我所描繪出來的那大餅的氣味不過是別人想聞的「香」,而自己為了想像中的那塊餅拼了命地揉麵糰,自己卻根本沒有很想吃這塊餅。我發現雖然我用盡全力的去面對接踵而來的、看似是上帝在替我鋪路的機會,也很努力地想賺錢存錢,但是我開始對於身邊的人、眼前的學生失去了耐性、對於任何一點小事都有點易怒。我並不開心,我開始痲痹自己算是一種逃避;雖然該做的事情都還是做得面面俱到,但我活在無法預測的未來裡。我上Kayak和Trip Advisor計劃著一個又一個旅行,卻從未成行;和朋友興奮的規劃一些遠大夢想,下場卻都是不了了之。
我知道我病了,一種無法正視自己、不能活在當下的病。
Stories of a pianist, writer, traveler, foodie, explorer, and dreamer. | 九萬流浪的理由
Pages - Menu
Thursday, May 8, 2014
Wednesday, March 19, 2014
【北台灣】慢慢猴硐
[練習]
自己慢慢的上路。
對於是要慢慢地深入一個地方,或是大略的感覺,我很矛盾。我想,初訪一個城鎮就像剛認識一位新朋友一樣,第一次遇到時可以很有魅力或很乏味,但隨著時間,多相處一點便更覺有趣(或無聊)。
起床睜開眼便告訴自己今天要去猴硐,那個跟朋友講了好多遍想去,卻遲未成行的地方。查了火車時刻後便整裝進食,騎腳踏車去火車站了。坐在小時候天天都要搭的火車上,我告訴自己,窗外是有景色的,別盯著小螢幕了,而出了隧道後映入眼簾的也沒令我失望。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把「猴硐」跟「菁桐」搞混,但這幾年來媒體大肆報導猴硐的貓村也幫我釐清了。會想去猴硐當然是因為自己很愛貓,但是才下了火車,我便對密密麻麻像沙丁魚一樣擠著向「貓村」走去的觀光客皺起了眉頭。
我並不討厭觀光客,我只是喜歡假裝自己不是觀光客,還有我不喜歡被困在人潮中,所以我便立刻往反方向走。
『就這樣嗎?』
自己慢慢的上路。
對於是要慢慢地深入一個地方,或是大略的感覺,我很矛盾。我想,初訪一個城鎮就像剛認識一位新朋友一樣,第一次遇到時可以很有魅力或很乏味,但隨著時間,多相處一點便更覺有趣(或無聊)。
起床睜開眼便告訴自己今天要去猴硐,那個跟朋友講了好多遍想去,卻遲未成行的地方。查了火車時刻後便整裝進食,騎腳踏車去火車站了。坐在小時候天天都要搭的火車上,我告訴自己,窗外是有景色的,別盯著小螢幕了,而出了隧道後映入眼簾的也沒令我失望。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把「猴硐」跟「菁桐」搞混,但這幾年來媒體大肆報導猴硐的貓村也幫我釐清了。會想去猴硐當然是因為自己很愛貓,但是才下了火車,我便對密密麻麻像沙丁魚一樣擠著向「貓村」走去的觀光客皺起了眉頭。
我並不討厭觀光客,我只是喜歡假裝自己不是觀光客,還有我不喜歡被困在人潮中,所以我便立刻往反方向走。
『就這樣嗎?』
Monday, January 6, 2014
我的硬人鋼琴 (3)
這算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己找調音師來幫我調音,雖然我現在已經想不太起來他的長相了,但當時的驚喜程度讓我立刻上網開Google hangout邀請好友共賞!(對不起我以前就是如此無聊)(現在應該還是很無聊)其實我也忘了調音師到底是叫Jeremy還是Jeffery,我只記得我後來開支票給他時還很糗的寫錯名字被糾正⋯
總之,在我決定買硬人鋼琴前,安妮斯頓讓我打給調音師詢問琴的狀況,當時調音師就有說這是一台品質很不錯的琴,如果他女兒要學琴他會想買(所以我要把重點放在有女兒還是琴的品質好你們說⋯)
由於這台琴當時走了整個全音,所以我們必須幫它做pitch raise. 也因為這台琴許久沒人使用了,不確定它的弦的穩定性如何,所以作完pitch raise之後得過一兩個星期才能真的調音,要不然弦斷了就更麻煩啦!
總之,在我決定買硬人鋼琴前,安妮斯頓讓我打給調音師詢問琴的狀況,當時調音師就有說這是一台品質很不錯的琴,如果他女兒要學琴他會想買(所以我要把重點放在有女兒還是琴的品質好你們說⋯)
由於這台琴當時走了整個全音,所以我們必須幫它做pitch raise. 也因為這台琴許久沒人使用了,不確定它的弦的穩定性如何,所以作完pitch raise之後得過一兩個星期才能真的調音,要不然弦斷了就更麻煩啦!
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說・音樂】謝謝妳,女神:關於陳綺貞。
昨天聯合新聞網登出了一段專訪,是女神陳綺貞。(新聞原稿:http://tinyurl.com/k2262h3)
而在我心裡有張榜樣單,剛在小巨蛋開完四場演唱會的陳綺貞則一直都在上頭。
陳綺貞算是台灣創作型歌手的先驅,她的作品像是「還是會寂寞」、「旅行的意義」、「太聰明」 ... 等等都堪稱雋永。新專輯我還沒有細細的聽過,但「流浪者之歌」副歌開頭三個aeolian的音也是第一次聽時就緊緊的扣住了心上的某條弦。
而在我心裡有張榜樣單,剛在小巨蛋開完四場演唱會的陳綺貞則一直都在上頭。
陳綺貞算是台灣創作型歌手的先驅,她的作品像是「還是會寂寞」、「旅行的意義」、「太聰明」 ... 等等都堪稱雋永。新專輯我還沒有細細的聽過,但「流浪者之歌」副歌開頭三個aeolian的音也是第一次聽時就緊緊的扣住了心上的某條弦。
Monday, November 25, 2013
【台灣・食】為孩子而做的健康手工甜點 − 戈雅的廚房
Sunday, November 24, 2013
我相信上帝,我支持多元成家。
俄羅斯東正教的神父推出猛男月曆,除了為吸引教徒、增加收入,今年是將焦點放在同性婚姻法案,請大家支持愛無性別!牆上的掛圖也用心良苦啊!
最近有友人跑來問我(以下為翻譯):
「有關台灣目前對於同性婚姻的爭論,看起來好像有很多反對者都是基督教徒。基督教所彰顯的應該是愛與恩典,但是現在表現出來的好像都是憎惡。你認為這些發表反對言論的基督徒代表在台灣大部份的基督徒嗎?台灣的教會基本上的立場是什麼?」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先強調,我沒有要筆戰的意思,但是今天,我再度抱著九萬家人口流失的心理準備來寫這篇文章(雖然也沒說十萬分在意(但可能有一萬分)因為只要每次發表對公共議題的看法,那陣子人數就很容易上上下下XD(也算是個有趣的現象。))
其實網路上分析「支持」或「不支持」的理由和條列式解說已經非常多了,寫論說文也不是我的強項,所以大家就看我隨便亂講好了。
Monday, October 7, 2013
我的硬人鋼琴 (2)
第二次造訪安妮絲頓的家,印象中自己比約的時間還晚了兩分鐘吧,總之人是已經到了安妮斯頓家樓下了,就接到她打來問我人在哪裡的電話。
安妮斯頓前來開門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我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是因為要處理和前夫離婚的事很心煩意亂,家裡的貓又重病,心疼又悲從中來吧 .....。於是我話不多說(也不知道要說什麼),立刻再去試彈了一下,便立刻做決定了。
因為事先和調音師詢問了硬人在調音上所需的花費,加上運費要自付,所以我用這些理由和安妮斯頓殺了價,她也欣然答應了,殺的價格等於省掉了pitch raise的錢。和安妮斯頓握手成交以後,她說:「我的前婆婆知道我把琴賣給妳一定會很開心的,對她來說沒有什麼比這臺鋼琴得到妥善的使用來得更重要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