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taneous [spɑnˋtenɪəs]:自發、自然而然的、隨性
Going with the flow:順其自然
在一個想做白日夢的午後,我心血來潮上網搜尋著機票,在腦子裡規劃著那個想了很久、卻因為許多「原因」而遲遲沒有成行的旅程。我看著看著,忽然間眼睛一亮,發現一組對我來說是夢幻日期兼價位的直飛來回機票。然後不到半天的時間,我便刷了卡送自己一個大禮 :一趟倫敦進、巴黎出的「37天無計劃單人旅行」。
距離出發時間剩下不到三天,除了在倫敦有朋友家可以借住,我選擇用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簡稱 CS)和青年旅館(hostel)交錯搭配來處理這趟旅程的住宿。倫敦、阿姆斯特丹,接下來會去哪裡呢?我將自己的「心理彈性程度」推到最大值,並且把對物質的渴望降到最低,然後把剩下的留給命運和緣分來決定。也許我會在途中遇到了誰就決定一起去某個地方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就像那次我因為 CS 的關係初認識了一位德國朋友,便收到一起旅行的邀請。雖然我們到碰面的前一天還不確定到底要去哪,可是因為心裡實在太想要跳出舒適圈,也剛好有時間,於是就抱著『若是合不來大不了閃人』的想法赴約,結果我們出奇地合拍,也因此交到了一個很棒的朋友兼旅伴。
由於經歷了許多無意間的美好,也深深體會到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這些年來 “Going with the flow and be spontaneous.” 就成為我的座右銘。然而,這件事情說比做的容易,也花了我很久的時間練習。因為只要是人,多少都會因為不確定性而產生不安全感,但同時又想要這樣的隨性和自由自在,而一不小心就掉入了羨慕別人的陷阱;要不就是抱怨沒錢沒時間隨性,卻忘記(或刻意忽略)沒錢有沒錢的旅行方式,又或者男友/朋友沒空一起規劃旅行便默默打消念頭 … 種種族繁不及備載的「原因」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可以旅行的機會。
也許每個人各自有使用這些「原因」的理由,有時也真的是身不由己,但我認為無論是什麼年紀,都應該要儘量替自己製造可以獨自旅行的機會,特別是最近才加入「獨身貴族」的妳。因為有許多長時間過著兩人世界的女生往往習慣將另一人的需求和 schedule 放入自己的腦子裡,可是一旦面對「需要在乎的只剩下自己」的自由時,就會有點招架不住,而急著找朋友來填補空白。
當然,曾經的「兩個人」並不見得會影響到後來「某部分」的自己:妳還是可以一個人帶著電腦去咖啡店工作和一個人逛街,只是在面對某些「兩個人一起好像會比較好的時刻」,一個人「生活」就變成了有點陌生又模糊的形狀。而在還沒摸清楚那個形狀之前,妳也許會盡可能迴避那些「有另一個人在比較不會尷尬的場合」直到妳找到一個伴陪著妳,譬如說吃飯和看電影,所以就更別提單獨旅行了。
於是,在送給自己一趟『無論無何只有自己一人也要去』的單人旅行之前,從生活中的小地方開始練習享受寂寞、找到那個不需要為誰做什麼的「我」便變得極其重要了 —— 我稱這為「日常小冒險」。
想試哪家新餐廳或想看哪部剛上映的電影嗎?不要急著呼朋引伴,自己一個人走進去便可以輕鬆達成願望。
沒有人陪的週末不知道要做什麼嗎?何不自己搭上車,去那個從來沒去過的遠方小鎮呢?
真的沒有辦法撥出時間出遠門嗎?那就換一條上班的路線,體驗那些妳從未走過的街道吧!
偶爾刻意讓自己迷路一下,從平凡中發現新鮮,用這些小小的挑戰來累積自己面對未知數的應變能力,並將重點擺在追求的是否為心之所嚮、所做的每個決定不論結果是否能欣然接受。如果妳從來沒有單獨做過這些事,那麼這樣的練習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妳可以和自己盡情的對話,才能慢慢區分出那些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和喜好到底是自己的還是屬於另外那個誰的。也許萬事起頭難,但這些都是讓心快速強壯起來的方式。
也許在不遠的某一天,妳會發現自己已經習慣說「對,只有一位。」並且樂在其中。在那一場場獨自移動的時刻,妳也開始體會到一個人的完整,並且享受那每一秒的寂寞。
原文發表於女人迷專欄 (June 19, 20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